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昆明最大城中村问题多 围院式管理来破解

发表于2014-06-05

昆明最大城中村问题多 围院式管理来破解
来源:云南网
字号:T|T0人参与0条主评论 0条评论0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 从社会反响最强烈、人民群众最关心、老百姓最迫切要求解决的事情做起,提高城中村群众的生活质量、维护昆明市社会治安,这是西山区广大社区干部的共识。

治安顽疾整治篇

“围院式管理”来破解

船房社区,1.82平方公里辖区面积上耸立着2556栋、3万余间出租房。在这些房屋中,仅流动人口就有近7万余人。自从昆明市大规模启动城中村改造工程后,大量外来人员流动到船房社区,船房社区在一夜之间成为昆明市最大的城中村。

“过去只要一提及船房社区,人们总是与‘治安差’这3个字联系在一起。”船房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坤说。西山公安分局与船房社区创新工作方法,针对这个治安难点提出了“围院式管理”模式。经过几年努力,成效显著,从去年到今年,这一刑事警情下降了28%,治安明显好转。升级的“围院式管理”模式由“一个服务大厅”和“一套系统”组成,可通过对社区人员进行信息登记、收集出租房信息、对进出车辆进行管理等手段,更好地维护小区治安,达到小区人防、物防、技防、意识防的目的。

西山区结合社会管理难点,对船房社区首推的“围院式管理”模式又进行了不断完善。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的平台下,把公安、民政、计生、社保、医保等各项服务集中到服务,也就是社区群众日常需要的服务,公安机关需要采集的信息全部在服务大厅完成。

人员管理加强篇

“以房管人”让流动人员不再“流动”

摸清社区人员结构,是控制警情的核心和难点,但要摸清3万多间出租房里都住的是什么人,即使调集区域内警力与社区护村队全部队员,1年之内也未必能查完。而且租住人员信息随时都在更新。要解决这里的治安问题,还得从加强房主对租房客的管理、加强收集租房客信息等方面入手。

针对出租屋量大面广、类型复杂的特殊情况,船房社区按照实有房屋全部纳管的要求,建立了房屋编码制度。出租房房东除了要向社区提供空房信息外,还要负责登记房客的相关信息。目前,船房社区的2500栋出租房不仅拥有了自己的“身份证”,西华派出所及社区还会根据房屋的综合情况进行星级评定,城中村也有“五星级”房屋,走出了船房社区又一独特管理之路。

另外,除了对出租房进行有效外,社区还成立了专门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青少年工作服务站。去年12月1日船房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站也正式运转,同年12月4日,在社区主要出入村口安装机动车闸口,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。

幸福指数提升篇

“以人为本”搭建服务平台

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需求能否得到关注和满足,则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融入,考量着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服务的水平、能力。

来自广西的小李来云南打工已经快8年,虽然工作不错,待遇还可观,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很孤独。“下班以后,看着周围的村民一家子散散步、逛逛街,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是个滋味。”小李说。这种情况对于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。对于他们来说,即便是工作、居住、医疗等各方面都能享受到不错的服务,但是亲情的缺乏还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有点“与众不同”。

怎样破解这一难题呢?船房社区的干部认为,搞好社区的治安工作,是社区建设的一个方面,如何让外来人员不仅融入城市、还能在城市中实现人生价值,这才是社区服务外来流动人员的最终目的。为此,船房社区大力开展“关爱社区”建设,每年拨出专款开展流动人口免费培训,拓宽创业致富之路。每年还要组织社区运动会,资助各项合法的社会群团组织依法开展活动,这一做法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,增加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。

西山区正是从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入手,关心百姓安危冷暖,用扎扎实实的工作,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一件一件地办好,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。如今,走进船房社区,本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和谐相处,和谐、平安已经成为这个昆明最大城中村最好的代言词。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