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千街一面,保护老街要从保护原住民商业业态开始。

发表于2015-10-08

特色风情街为何没了特色

陈弘毅

 国庆周期间,游客初到一个地方落脚,若能坐在当地特色的深宅大院里小憩,泡上一杯当地特产的香茗,或来几碟特色小吃,听上一段地方戏,自是畅快淋漓的事。


 然而,有游客国庆期间“吐槽”称,一些风情街仿佛连锁店一般,虽然拥有几座“特色建筑”,然而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“假古董”,细细逛来,街上都是一样的洋快餐、连锁咖啡店、奶茶店、酒吧,真正有地方文化元素的商店反而没几家。还有游客戏称,不论是在哪里的风情街,买到的小纪念品都来自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。


 日前,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针对各地“旅游风情街”进行了一项网络问卷调查,2001名受访者中有62%直言“当前各地的风情街长得都一样”。“千街一面”和“万货同宗”现象,折射出一个旅游大国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难题:如何处理发展与坚持个性的关系?


 对城市高楼大厦的审美疲劳,使得现代人在旅游时格外执著于“异域风情”。游客希望通过风情街这扇窗口来“抚摸”不同城市发展的文脉,在充满异域色彩的风情街中追古惜今,看到不一样的东西,感受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,获得旅游的满足感。


 “风情街”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积淀,绝不是靠短期招商与快速聚集人气就能形成的。风情街中的每一个原住民,每一段人与街、人与老屋的故事都是独特的,它是一座城市精神气息的展示窗口。在保护较好的风情街,游客可以领略到传统老行当,地道的方言戏曲唱腔,原汁原味的小吃,以及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。这便是一种有效的保护,可以让千百年来存在于风情街中的真实生活场景继续延续下去。


 开发保护风情街,地方政府责无旁贷。除了树立长远的发展保护意识,兼顾传承和创新外,更要依法保护“人房共存”活态传承的历史文脉,打造多样性城市地域特色文化。


上一页|1|
/1页